发布于:2023-05-31
原创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为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5 月 18 日,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浙江义乌隆重召开。黄荷凤、杨焕明、施蕴渝、陈润生和杨维才五位院士,近五十位国家杰青及著名专家学者,数百位海内外一线科研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遗传学为核心的人类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一系列热点问题。600 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并聆听院士及众专家的专业报告。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遗传学作为研究生命本源,探究生命形态、生理、行为等遗传和变异规律,以及基因、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前沿学科。

一大批海内外华人专家学者在「遗传与健康」领域持续深耕,硕果累累。特别是三年多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终于打赢了抗击疫情这场硬仗。

2023 年恰逢「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 20 周年,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 70 周年。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本次遗传学大会聚焦「后疫情的遗传学」,进一步深层探讨基因编辑、细胞和基因治疗、RNA 医学、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疫情后的儿童健康以及分子育种等热点问题,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

周国辉  致辞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国辉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遗传学领域前辈学者们积极引领,甘做铺路石,新一代学者们锐意进取,誓当奋楫者,新鲜血液不断为遗传血脉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稳健的血脉是遗传学事业的根基。 

他指出,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方案、产品转化开展交流,积极推动科研成果源头创新,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要充分挖掘好、统筹好、利用好浙江省遗传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与海内外专家学者的优势,瞄准全球健康科技前沿,努力取得原创性、革命性的学术成果,积极推动人类与医学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和微生物遗传学等学科领域发展。

邢雪荣  致辞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邢雪荣在致辞中说,以遗传学为骨干亲本学科的生命科学对世界的意义不仅仅是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而且可能带来医疗范式的变革。生命科学对世界发展的意义及未来前景愈发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生物产业赛道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此时,大会落地义乌这个充满传奇的城市,对这次遗传学领域全球顶尖的科学盛会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和大家共同期待在这次大会的交流碰撞中找到一些答案。

唐剑刚  致辞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义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唐剑刚在致辞中说,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健康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三大高地之一。

义乌将全方位布局人才、场地、资金、科技等项目要素,为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的迅速集聚创造更好的环境,欢迎大家来义乌创业创新。

黄荷凤院士  作主题报告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院长黄荷凤在 2022 年《Nature》杂志上发表《Maternal inheritance of glucose intolerance via oocyte TET3 insufficiency》,该项研究揭示了孕前糖尿病,即糖尿病代际遗传「记忆」的机制,这项研究为人类认识和防控糖尿病等成人慢病的遗传根源提供了崭新的科学视角。

会上,黄院士以「拟常染色体遗传疾病的临床诊治」为题进行学术报告,她指出了成年后慢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巨大负担,她形象地将之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比,指出即使是这样的疫情大流行,其对健康、经济的长远影响也远不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究其根本则在于生命早期阶段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她提出了「配子源性成人疾病」概念,将「遗传与健康」贯彻于疾病起源的探索中,为孕前优生指导、出生缺陷防控和出生人口质量提高提供了新的研究和诊治模式。

杨焕明院士  作主题报告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杨焕明院士以「从遗传学到基因组学——生命科学的三场革命」为题,回顾了「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两次生物技术革命,阐述了以基因组设计合成为标志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合成生物学、时空测序技术,不仅为进一步探索生命起源和演化、探索生命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研究系统,而且为解决生态、粮食和健康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他对遗传学发展和人类未来的美好前景进行了预测。

施蕴渝院士  作主题报告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施蕴渝院士就线粒体表观遗传调控与人类退行性疾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在衰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线粒体的功能和内环境稳态的破坏是关键因素,也是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及可能的治疗靶点,但调节线粒体状态以缓解衰老相关功能异常的潜在益处尚未被明确描述。在近 10 年的研究过程中,用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的线粒体疗法正在迅速从一个理论概念转变为一种可能的临床方法。在下个 10 年中,利用线粒体为对象,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及后期的线粒体疗法将成为可预见的重要突破。

陈润生院士  作主题报告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陈润生院士就生物信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中的机遇与挑战作了精彩的报告。基于精准医疗的个体化治疗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人工智能也越来越深入地应用于精准医疗。国际上在基因资源利用、新药靶点发现、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开发、生物医药新产品研发竞争进入新阶段,对我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的国家科技竞争和引领国际发展潮流的战略制高点。

杨维才院士  作主题报告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杨维才院士以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互作机制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从基础研究到育种的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从粮食安全、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密码和基因组学等到常规育种策略,再由常规育种的瓶颈引出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包括定点突变、SDN 技术、单倍体制备、反向育种、三倍体制备、多倍体制备、快速育种、模块优化设计和野生物种快速人工驯化等前沿分子育种技术。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奠定重要基础。

大会主席、浙江大学管敏鑫教授在线粒体生物医学领域深耕三十余年,将线粒体耳聋研究的三十年历程娓娓道来,从线粒体遗传物质的发现、线粒体基因组的发现,到线粒体致病突变的鉴定,再到如今线粒体耳聋分子致病机制的系列性研究,并展望了线粒体疾病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线粒体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治疗手段有望实现线粒体疾病的精准治疗,而「三亲婴儿」的降生更可能彻底阻断疾病的母系遗传。

让人惊喜的是,通过团队建立完善、全国推广的母系遗传性耳聋防控预警体系,我国母系遗传性耳聋人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成千上万家庭从中获益,为我国出生缺陷防控和人口质量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共设有 11 个分论坛,百余名专家和知名研发企业带来 187 场专业报告,大会由浙江省遗传学会和中国遗传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等共同承办。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浙大四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党委书记、著名生殖医学研究和临床专家徐键在致辞讲话中说到,「三院一体」正在奋力打造「三地两区一中心」,即就医目的地、学习首选地、创新策源地,带路新医科建设示范区、医教研深度融合样板区、国际医学开放旗舰中心,「三院一体」将在遗传领域加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推进医教研深度融合。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浙大四院院长、浙大四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党委副书记兼「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副院长王凯主持开幕式。   

会上,院士及专家们就未来遗传与健康研究的发展前景形成了一系列共识。遗传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的学科之一,对维护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奠定了生物信息学、精准医学、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等新学科、新技术的基础。「后疫情时代」全民对于健康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遗传学未来的发展将更加紧紧围绕人类健康的主旋律,利用好组学大数据、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解码更多人类健康与生命本源的奥秘,助推新时代医疗范式的变革,促进健康产业赛道的发展。

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隆重召开

专家们还建议,要进一步强化遗传学基础研究,建立融临床、科研、转化一体的支撑体系;院士青年专家带头给民众提供更专业的科普教育与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加快构建更和谐环保美好的家园等。与会人员坚信,人类终将在优化自身发展中勇担使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