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5-18
原创

「脑起搏器(DBS)」手术 治疗 16 年帕金森颤抖

近日,苏州京东方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首例「脑起搏器」植入术(DBS),术中模拟电刺激观测患者症状改善符合预期,患者长达 16 年的严重震颤僵直症状得到缓解。

「脑起搏器(DBS)」手术 治疗 16 年帕金森颤抖

年近八旬的患者沈某(化姓)确诊帕金森病已长达 16 年,行动缓慢伴双侧肢体震颤,病情逐年加重,越来越无法控制的抖动让他和家人倍感痛苦。

「脑起搏器(DBS)」手术 治疗 16 年帕金森颤抖
▲患者术前肢体抖动剧烈

脑起搏器植入术(DBS),是通过植入电极对患者脑内特定神经核团进行电刺激,从而改善患者震颤、僵直等症状。为确保手术顺利,术前,神经外科联合神经内科、放射诊断科、麻醉科、检验科等进行了多学科系统评估,反复讨论手术流程。

「脑起搏器(DBS)」手术 治疗 16 年帕金森颤抖
▲术前 MRI 影像下靶点定位

5 月 6 日,神经外科科主任楚燕飞博士联合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柳荫主任,在麻醉科、放射诊断科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沈某进行手术,根据手术计划系统计算好的靶点和入路,采用微创的方式将脑起搏器的电极植入至患者脑内靶点,

术中记录核团电生理信号明确,给予临时刺激后,患者肢体震颤和僵直症状明显改善。

「脑起搏器(DBS)」手术 治疗 16 年帕金森颤抖
▲观察神经核团电生理信号
「脑起搏器(DBS)」手术 治疗 16 年帕金森颤抖
▲术中刺激后,肢体震颤和僵直症状改善

手术取得成功,预计 4 周后开启刺激器,并进行相应参数调整。楚燕飞主任介绍:「脑起搏器植入术(DBS)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先进手段,是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效果不佳或出现异动等药物副作用时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同时,医院定期开展神经调控门诊,为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程控开启全程专业管理,当地患者术后可以免于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精准、专业的诊疗服务。」

「脑起搏器(DBS)」手术 治疗 16 年帕金森颤抖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