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4-17
原创

首创丨胰肠吻合新术式

该术式在国内外为首创,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中,有效降低了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且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推广。

一说起胰腺癌,很多人都知道它素有「癌中之王」称号,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是胰腺癌被称为「癌王」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凶险难治,手术后又容易出现严重的胰瘘并发症,难道确诊的患者就真的只能等待死神的降临码?

当然不是!

随着近期一位胰十二指肠手术患者的出院,威海市立医院肝胆外二科已在牟洪超教授的带领下应用团队首创的胰肠吻合新方法实施胰十二指肠手术一百例整(暂定名:一针荷包式空肠套入加固一针贯穿胰腺横向「U」形缝合胰肠吻合术, 简称:1+1 荷包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该术式在国内外为首创,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中,有效降低了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且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推广。

首创丨胰肠吻合新术式

该患者患胰头癌并侵及门静脉,因年龄大(74 岁),体质弱,胰腺条件差,基础病多,手术难度巨大,患者及家属曾辗转多家大医院打听,皆因害怕胰瘘等并发症始终不敢手术,后来慕名来到威海市立医院肝胆外二科团队。

牟主任和团队骨干李文晓、乔建文、董立军、李洁护士长等认真研究病人特点,仔细反复阅片,决定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发现胰腺侵犯门静脉,胰腺组织水肿、质脆,将门静脉壁部分切除修补。

肿瘤完整切除后,牟洪超主任采用自创的胰肠吻合方法进行胰肠吻合(仅需 10 分钟左右),常规胆肠、胃肠吻合,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完美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给予综合管理、个性化护理干预,未发生胰腺、胆瘘等并发症,患者恢复顺利。

首创丨胰肠吻合新术式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腺手术后常见的,也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以引起死亡, 胰肠吻合方式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方法上百种,但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能保证不发生胰腺瘘,牟洪超团队在东方肝胆医院姜小清教授的创立的姜氏一针胰肠吻合方式的基础上,创立该术式,对于那些胰腺条件差的复杂病人更有优势,比如胰腺炎症严重,质地脆弱,胰管细,吻合困难者,胰瘘的几率就高,该方法很轻松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 100 例手术总结,使用该方法未发生一例 B 级以上胰瘘,少数 A 级瘘,经引流短期内恢复,不影响患者出院,目前该术式已在上海 2 家三级医院推广。

威海市立医院肝胆外二科团队紧盯国内外前沿,坚持创新,探索出这种吻合方式国内外首创,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肯定。该术式的成功应用体现了肝胆外二科团队默契的协作力以及对患者的精准治疗,也为同行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参考和创新思路。

首创丨胰肠吻合新术式

近两年来,牟洪超团队潜心研究胰腺癌这一顽疾,采取转化治疗,血管切除再吻合,扩大范围清扫提高了切除率,根治率,牟洪超团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 3 小时左右,大大减少了麻醉和手术创伤,新的胰肠吻合术更是增加了术后的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大了医院的影响力,外地慕名而来逐渐增大,使我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量增加了近 3 倍。

肝胆外二科通过对肝、胆、胰疾病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多学科联诊联治等方法,形成了科室的微创化、精准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特色,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系结石等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处于威海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大量新技术、新业务、复杂疑难手术,填补了威海市医疗空白,成功实施了威海地区首例肝移植,一次次突破生命禁区。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