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1-09
原创

近视预防镜片+「云夹」:爱尔眼科开启「近视管理」新时代

近期,全国各地中小学将陆续开启「寒假模式」,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检查也会迎来一波高峰。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居高不下的近视率,是近视发病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向。据国家上级单位 2021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其中 6 岁儿童为 14.3%,小学生为 35. 6%,初中生为 71.1%,高中生为 80.5%。

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效手段包括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多功能离焦镜片等,但它们都是在近视发生后,用来延缓近视进展。

那么,有没有方法能在近视发生前达到预防的效果?

随着爱尔眼科近视预防镜片受试者招募仪式在 2022 橘洲视光论坛启动,一项全新的近视防控技术或将给出答案……

近视预防镜片+「云夹」:爱尔眼科开启「近视管理」新时代
2022 橘洲论坛上,杨智宽教授现场介绍近视预防镜片

自研新技术

让近视「来晚些」成为可能

今年,由湖南爱尔眼视光研究所自主研发生产的一款用于近视预防的功能性镜片,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22 2 1783519.8)。

「比起控制近视发展,我们更希望不发生近视。所以将近视防控工作往前置,这是我们启动近视预防镜片研制的初衷。」2022 橘洲论坛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对新技术满怀愿景。

近视预防镜片+「云夹」:爱尔眼科开启「近视管理」新时代
湖南爱尔眼视光研究所自主研发生产的近视预防镜片

杨智宽教授介绍,近视预防镜片是一款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技术设计的多区正向平光离焦镜片,它包含了中央直径约 11 毫米的平光区域,以及周边 516 个独立岛形度数为 350 度(远视)的微透镜形成的正向离焦区域。

「当儿童青少年在配戴后近距离用眼时,光线一方面能通过镜片中央区域进入眼内形成清晰视觉,另一方面,光线可通过镜片周边区域进入眼内后在周边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对眼轴的生长给予抑制信号,从而达到抑制眼轴增长过快,预防近视眼发生或延缓近视发生的目的。」

受试者招募条件

目前,该镜片处于临床验证阶段,爱尔眼科正面向社会招募受试志愿者——年龄 6 至 14 岁;散瞳验光后等效球镜度(SER)75 度近视至 75 度远视;散光度数小于等于 150 度,屈光参差小于等于 150 度;无其他眼病及全身疾病……

系统化推进「近视管理」

全方位守护孩子光明未来

「近视防控不仅是单一防控手段的应用,更是一套综合、系统化的近视管理工程。」杨智宽教授表示,对于近视,防胜于控,控重于治。「开启近视预防镜片临床招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会系统化推进近视管理工作,从而让更多孩子真正地远离近视。」

杨智宽教授如是说,爱尔眼科亦如是做。如今,由爱尔眼科研发的可穿戴智能监测设备「云夹」正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精准监测影响孩子近视发生和发展的 5 大后天影响因素:阅读时长、阅读距离、阅读角度、阅读环境光强与户外活动时间,又通过记录全天候的用眼行为数据,分析近视原因,预测近视风险,有助于专业眼科医生制定出个性化、科学化的近视防控方案,实时追踪、调整防控效果。」

据了解,新一代「云夹」将外置的设备与镜框融为一体,同时搭配近视预防镜片组成了近视综合管理设备,其既可以通过「云夹」数据采取行为干预,又能辅以离焦光学镜片抑制眼轴过快增长,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了全方位科学保障。

除了预防,「诊断+控制」也是加强近视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爱尔眼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近视防控持续提供医疗、科研等技术支持,不断丰富近视防控技术类型。

为进一步完善近视防控综合诊断标准,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爱尔眼科成立了青少年近视眼防控门诊,并以「5P 近视防控模式」(即「Prevention 预防为先、Prediction 科学预测、Process 流程标准化及个性化、Platform 平台支撑、Parents 家长守护」)为核心,为中国 3—18 岁儿童青少年精心制定了「预防建档+科学预测+控制干预+科普教育」的一站式个性化诊疗方案,多维度、全方位守护孩子视力。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