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20
原创

老年患者术中急性肺栓塞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

老年患者术中急性肺栓塞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术后半年回访患者完全康复。

一例死亡率高达 90% 以上的肺栓塞致心脏骤停患者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被成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经过近半年的随诊及随访患者已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7 月 5 日,一名 72 岁男性老年患者,因髌骨骨折在我院行手术治疗,这是一例再常见不过的手术,手术历时不到一小时,在手术结束后松开止血带的瞬间,惊险的一幕发生了,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紧接着心电图出现了室颤,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陈锴主任医师立即行心肺复苏并启动应急预案,请相关科室多学科协作会诊。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罗志锴主任听到呼叫后第一时间到达手术间并指导现场抢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抢救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除颤、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头部冰帽降温(脑保护)等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在罗志锴主任的指挥下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经过 15 分钟的抢救后患者心跳恢复,然而不到 1 分钟在积极查找并分析心脏骤停原因的过程中患者病情再次恶化——心脏再次骤停,经过积极抢救心跳恢复,如此反复 5 次停跳——复苏——再停跳——再复苏,在心脏骤停期间,麻醉医生轮番上阵进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每 3-5 分钟给予肾上腺素 1 mg,肾上腺素总使用量达 11 mg,在短暂的心跳恢复期间,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张海亮主治医师快速使用床旁心脏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心超显示患者右心室增大并超过左心室,室间隔平坦呈」D」字征(肺栓塞典型超声表现),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罗志锴主任、麻醉手术室何秀莉主任、重症医学科沙海旺主任、创伤修复科张民泽主任均考虑为急性肺栓塞,立即给予抗凝、溶栓、纠正内环境紊乱、维持各脏器有效灌注等治疗,经过团队长达 90 余分钟的不懈努力,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经过重症医学科、介入科和创伤修复科的后续治疗,患者于术后第 2 天意识清醒并拔除气管导管,第 17 天康复出院。随后经过长达半年的随诊和随访,该患者各器官功能均已恢复到之前水平,无认知功能障碍,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围术期急性肺栓塞是各种栓子包括血栓、癌栓、脂肪、羊水、空气、手术中使用的双氧水进入静脉循环,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围术期急性肺栓塞致心脏骤停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救治,其死亡率极高,急性肺栓塞患者救治需要高效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尽早的诊断并给予最佳的治疗才能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