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13
原创

湘潭市中心医院开展 DSA 引导下贲门狭窄段球囊扩张介入手术

吃点东西,却吞不下去,即便吞下去了就恶心呕吐,你说难受不难受?

今年 78 岁的陈娭毑又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

为什么说「又」呢?16 年前,陈娭毑就因为吞咽困难就诊多家医院,曾一度怀疑是「食管癌」,这可把她吓得不轻。

最后在湘潭市中心医院放射科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做了球囊扩张术治疗,好了 10 多年。

没想到,1 年前这个老毛病又犯了。

啥是「贲门失弛缓症」?

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特点是食管体平滑肌无效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

就陈娭毑的病情简单来说,就是食管下端的肌肉松弛了,食管和胃连接处的贲门逐渐失去了「开关」的作用。

患病率高达 32.58/100 000,患者常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和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或伴有体重减轻,年轻人居多,老年人经常容易误诊为食管癌。

视严重程度不同,该病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虽然目前还无法治愈,但大多数患者如能坚持正规治疗,症状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因为前一次的治疗效果不错,所以陈娭毑再次找到了 16 年前为她做手术的医生,现今是湘潭市中心医院介入科主任的康友根寻求治疗。

检查发现陈娭毑的贲门最狭窄处不到 4 毫米,病情严重急需手术治疗。

湘潭市中心医院开展 DSA 引导下贲门狭窄段球囊扩张介入手术
术前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贲门重度狭窄

11 月 28 日,由康友根主刀,为陈娭毑做了 DSA 引导下贲门狭窄段球囊扩张介入手术。首先通过食道造影确定贲门狭窄位置,之后分别用直径 2.5 厘米、3 厘米的球囊反复扩张狭窄的地方。

手术十分成功,贲门狭窄问题得到解除。

术后第 3 天,陈娭毑就能正常饮食,且没有吞咽困难及梗阻的感觉。

随着技术的发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方式已历经多次变革,从最初的开胸术进行至腹腔镜下切开术,到内镜下切开,再到目前广泛开展的 DSA 引导下球囊扩张术。

DSA 引导下球囊扩张术无需全麻,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耗时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手术的安全性越来越高。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