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9
原创

一夜「速冻」,他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被引爆了

这些天,气温骤降, 一个隐匿在寒潮之下的健康「毒瘤」频频向人伸出「黑手」。

它就是颅内动脉瘤破裂。

血压失控颅内「炸弹」被引爆

病发那天,40 岁的胡先生(化名)突然感觉头痛得厉害,而且还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就跟喝醉了似的。他请假在家休息了一天,但症状丝毫没有缓解,于是赶紧来到横店文荣医院寻求帮助。

进入急诊后,他神智清醒地交代了病情,看上去和寻常人没什么两样。然而,医生听了后却一脸严肃,「初步判断可能是脑出血。」立刻为病人安排了相关检查。

果然,胡先生被查出颅内动脉瘤,而且这个「不定时炸弹」已被引爆开始出血。

一夜「速冻」,他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被引爆了
胡先生的两个动脉瘤

「动脉瘤并不是大家理解的肿瘤,而是一种动脉壁上瘤状突出,它一旦破裂,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吴恒刚主任评估后,建议立即手术,封住破裂的血管。

征得患者同意后,神经外科手术团队迅速就位,打响一场关于生命的「营救战」。

通过血管造影,医生们发现除了破裂的动脉瘤,在前动脉远侧段还有一个动脉瘤。他们将两个动脉瘤一同进行夹闭,将致命风险彻底阻断。

目前,胡先生正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一夜「速冻」,他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被引爆了
横店文荣医院重症监护室

在和胡先生的交流过程中,医生了解到他有高血压病史,平时也没有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这次入院时,血压更是严重超标,高达 231/107 mmHg。

「引起动脉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吴恒刚主任说,尤其是最近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进一步增大了脑动脉瘤破裂的几率。

除此之外,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都有可能是诱因。

一夜「速冻」,他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被引爆了
吴恒刚正在向动脉瘤患者解释病情,并叮嘱他要控制好血压

胡先生的情况不是个例,近段时间,神经外科已经接连为 3 位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了手术。

为此,医生紧急提醒,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以及反复头痛的人,建议做头颅 MRA 或 CTA 专项筛查,以排除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

一旦发现有动脉瘤,及时找专科医生评估破裂风险,尽早处理。

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这两天的「风寒效应+湿冷」,让人的体感温度比实际预报气温还要低,冻得人瑟瑟发抖。不只是动脉瘤破裂,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

横店文荣医院心内科收治了十几例因血压失控导致心脏不适的患者。这是因为气温低时人体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从而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造成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是急性心肌梗死。

一夜「速冻」,他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被引爆了
心内科主任戴新斌正在为患者看诊

因此,寒潮来临、气温突降的天气,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或危险因素的人要注意保暖,以免诱发心肌梗死、心衰、血压骤然升高等危险情况。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患者及家人要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外出时穿防寒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护耳等保暖物品,尤其要注意,骑电动车或自行车的时候,不可将面部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尤其是在深夜或凌晨。

2、老年人耐寒能力差,应特别注意腿脚保暖,避免久坐,经常站立活动、跺脚、搓手等促进血液循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谨防受冷诱发慢性病急性发作或新的疾病,同时要规范用药,按时随访,外出时要注意随身携带好相关急救药物。

3、日常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4、饮食要营养均衡,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尤其要注意多喝热饮,有助保持体温。

5、可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抵抗力。

医生提醒,老年人、肥胖、吸烟等高危因素人群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在这种降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擅自停用相关药物,若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胸闷胸痛、头痛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口眼歪斜等不适症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排查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最近,横店文荣医院收治的 3 名脑梗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恢复效果都不错。这都是因为家人警惕性高,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就将病人送到了医院救治。

因此,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发病后越早救治,治疗效果越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