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0-27
原创

陆道培医院第一例 70 岁以上高龄患者半相合移植成功,高龄不是禁忌,不要放弃希望!

陆道培医院第一例 70 岁以上高龄患者半相合移植成功,高龄不是禁忌,不要放弃希望!

2022 年 9 月,陆道培医院移植科五病区迎来一位特殊的大查患者—我院第一例 70 岁以上高龄成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这位意志坚强的患者和家属与陆道培医院卢岳主任团队积极配合,在经历了化疗、移植、出仓、出院后,如今已迎来移植后 1 年大查,结果良好。一路走来,诸多不易,祝福这位古稀之年的阿姨,生活幸福!

病例分享

患者,女性,70 岁。2021 年 2 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于外院就诊,查血常规:WBC(白细胞计数)37.39×10^9/L,HGB(血红蛋白)65 g/L,PLT(血小板)112×10^9/L;骨穿检查结果:

骨髓形态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M5b);

骨髓流式:异常幼稚髓系细胞约占 63.0%,MDS 相关 FISH 阴性;融合基因阴性,突变基因筛查见 FLT3-TKD,WT1 阳性。

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外院多个疗程化疗均未缓解。2021 年 7 月下旬,患者来到燕达陆道培医院,就诊于移植科五病区卢岳主任组。

完善相关检查:

骨髓形态:AML-M5 治疗后未缓解骨髓象(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占有核细胞 41%);

骨髓流式:29.17% 细胞(占有核细胞)为恶性幼稚髓系细胞;

NUP98-NSD1 融合基因定量分析:71.595(%),WT1 基因定量分析:10.393(%);

血液肿瘤突变组分析:FLT3-TKD,D835Y 突变阳性;

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4];

经过详细充分的病例讨论,多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患者属于高龄急性髓系白血病,携带高危的融合基因和突变基因,原发难治白血病,卢岳主任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诱导化疗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案。移植前,患者接受了化疗联合吉瑞替尼靶向治疗,骨髓肿瘤负荷降至 5%。

患者已是古稀之年,身体机能下降,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并且在来我院之前已经接受了多次化疗,脏器功能受到损害,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耐受性差,合并感染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为接下来的移植带来一定的风险。

2021 年 9 月中下旬,在充分评估病情,结合患者目前身体状况及详细的脏器功能评价后,患者骨髓在部分缓解(原始细胞 5%)的情况下接受了供者为其儿子(HLA 高分辨 5/10 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三方选脐血。

患者接受了减低剂量的 Ara-C/BU/FLU/Me-CCUN+ATG(费) 方案预处理方案,并于 2021 年 9 月 29 日-10 月 1 日先后回输供者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第三方脐血,过程顺利,+12 天白细胞及血小板植活。

移植后+16 天评估骨髓形态缓解,残留阴性。此后历次复查均持续缓解状态。患者移植后 2 月开始重启吉瑞替尼维持治疗,移植后 3 个月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及皮肤和眼睛。

近日,患者来院进行移植后 1 年大查,骨髓检查均无异常,存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精神及身体状态良好,已恢复正常生活。2022 年 10 月 20 日,患者迎来了自己 72 岁的生日。

病例点评

陆道培医院第一例 70 岁以上高龄患者半相合移植成功,高龄不是禁忌,不要放弃希望!
胥方医师
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

移植是一项系统工程,移植前的预处理需要通过大剂量的化疗摧毁患者自身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年龄越大的患者,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的影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风险就越大。

此次成功为这位 70 岁的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再次刷新了我院最高年龄移植记录。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陆道培医疗团队在治疗难治复发血液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更多的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