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14
原创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海南省肿瘤医院支援三亚抗疫团队速写

这是一群最美坚守者。

他们平均年龄只有 25.4 岁,却扛起一方「抗疫大旗」。

8 月 2 日,海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一批年轻的检验骨干,奉命出征三亚,鏖战 40 多个昼夜,支援核酸检验任务。

像陀螺一样工作

队员们 8 月 2 日下午抵达三亚,吃完晚饭,还来不及好好看三亚的美景,就受领了检验核酸标本的任务。

「一进检验方舱,人都傻了,标本堆得象山一样。」 23 岁的尹铭炜,是抗疫医疗队的临时负责人,他曾带队到广东徐闻轮渡码头执行核酸检测任务。他说:「好在我们有 3 名队员,今年 4 月份到三亚支援过核酸检测,比较适应方舱检验环境。」大家商量后,现场分工,5 人一组,各司其职,快速进入战「疫」状态。

当天,队员们就干了一个通宵。「任务紧张的时候,通宵达旦工作是常事,经常从下午六七点,干到次日早上七点。」 尹铭炜介绍。

临时检验室,没有生产流水线,所有工序都靠手工完成,一个班一般要检测 3000 管标本。「我们像陀螺一样工作,在实验室各个角落快速旋转,一刻都不敢停。」 尹铭炜说:「当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坚决完成任务。」

与病毒抢时间

「太多的人在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可以让游客尽快与家人相聚,这个结果,意味着又一位新冠患者战胜了病魔。」队员文明虎说:「更重要的是,早一秒把病毒筛查出来,就能早一秒切断一条传播链。」文明虎也是一名老战「疫」队员,曾多次出征参与抗疫。他介绍,因为这次三亚发现的疫情,是新的变异株,传播速度非常快。作为检验人员,他们争分夺秒跟病毒抢时间。

「我们筛查到阳性,就会第一时间通知防疫指挥部。当地政府会第一时间对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文明虎说:「我们蹲守在检验室里,做的都是幕后工作,但大家都知道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垫两件衣服睡觉

负责检验的岗位,一坐七八个小时,有时任务重加班,则连续工作 10 几个小时。

检验工作时间长,精神高度集中。一个班下来,腰又硬又痛,脱防护服都弯不了腰。

其他岗位也差不多,一套动作一个班重复上万次,胳膊和手都麻木了。

一群年轻小伙和姑娘,竟患了同样的毛病——腰疼,觉都睡不好。开始贴镇痛药膏,后来药膏也不起作用了。「再后来不知谁想出来点子,晚上睡觉时,腰下垫两件衣服,效果还真不错。」 队员林子竣说。

零差错背后……

核酸检测过程相当复杂,没有标准流水线和自动监测系统,加样、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结果判断等一系列繁琐过程,都靠人工完成。

周美秀和刘佳佩是该院支援三亚抗疫队伍中,仅有的两句女队员。周美秀负责信息录入。「她做事特别认真,每一组标本都反复核对,有时候条码破损或者不合格标本,她都会一一挑出来,做好手工登记。」 尹铭炜介绍。

刘佳佩负责试剂配制、上机扩增和抄写结果。一人干多份工作,每一项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任何一个环节,出一点差错,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一份准确的检测报告,必须按照操作标准、操作规程,一步一步完成。

优化、优化、再优化。队员们形成默契的配合,既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提升了检测效率。

他们检测了数百万人次的标本,没有发生一次差错,多次获得当地防疫部门的好评。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