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27
原创

广西首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开展电场治疗技术

近日,一名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放疗二病区进行放化疗联合电场(TTFields)治疗。目前,患者已能完全生活自理,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这也是广西开展的首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进行放化疗联合电场治疗的案例,实现了科室技术的新突破。

患者为一名 53 岁的男性,近日因头晕不适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左侧大脑额叶肿瘤,在外院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提示为脑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属于肿瘤分级里面的最高级别)。随后,患者慕名来到我院放疗二病区进行术后放化疗。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也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其中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率几乎是 100%,是脑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临床预后最差的类型。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科室主任陆合明带领科室团队决定对该患者在化放疗基础上联合最新的治疗技术——电场治疗。整个治疗过程顺利,患者已能完全生活自理,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目前,临床肿瘤中心放疗二病区在头颈部包括颅内肿瘤治疗方面已处于区内领先地位。电场治疗作为脑胶质瘤的新型治疗利器,能够提升脑胶质瘤患者 5 年的生存率,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慕名而来,临床肿瘤中心放疗二病区致力于打造脑胶质瘤精准治疗的临床及科研平台,通过申请开展放疗联合电场治疗脑胶质瘤的一系列临床试验,运用放化疗联合电场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不断提高脑胶质瘤的疗效,给脑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院党委「党建引领、文化聚心、学科发展」三大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临床肿瘤中心放疗二病区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勇攀技术高峰,推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新闻多看点

经传统治疗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率接近 100%,中位生存期仅有 16 个月,5 年生存率为 5%。这个疾病的传统治疗模式为「手术+放化疗」,由于治疗手段有限,临床预后极差,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广西首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开展电场治疗技术
患者电场治疗定位图

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的英文叫 Tumor-Treating Fields,由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 Yoram Palti 团队首先研发。它主要是利用低强度的中频电场来杀灭肿瘤细胞。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它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的高电荷物质,阻碍其形成纺锤体,干扰有丝分裂,而肿瘤细胞正是通过有丝分裂来进行「传宗接代」的,干扰了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就正如让肿瘤细胞「断子绝孙」;其次,由于肿瘤细胞膜上很多分子也是带电的,电场干扰能够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而细胞膜相当于肿瘤的保护膜,电场治疗能破坏这层膜,从而摧毁肿瘤细胞;同时,它还能协助其它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场治疗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

广西首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开展电场治疗技术
电场治疗干扰胶质瘤细胞有丝分裂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