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07
原创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主动下沉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工作

为什么要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筛查?

早产儿是指分娩时孕周不足 37 周的婴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 ROP,是指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晚期病变者发生不可逆的增殖性病变,甚至完全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国外报导盲童中约 1/3 为本病所致。预防 ROP 致盲的有效方法就是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我国,我市早产儿筛查的发展历程、现状如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的抢救存活率不断提高,许多在原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成活的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得以存活。但是,一些由于早产儿器官发育不全和医疗救治措施干预引发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已成为高收入国家儿童致盲的首位原因。这一问题引起国内外医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2004 年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儿科学、围产医学、新生儿重症监护、眼科等专业的专家,就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拟定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自此,各大医疗单位陆续开展 ROP 筛查工作,我院于 2014 年底引进 ROP 筛查的金标准设备:双目间接眼底镜+广域数字化眼底摄像系统,2015 年初正式开展 ROP 筛查工作。由于群众对 ROP 的认识较浅薄,ROP 筛查率一直保持下游,2021 年 2 月 10 日,为贯彻落实《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国卫办妇幼发【2018】19 号)和《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 年)》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管理方案(2021-2023 年)》,江门市卫生健康局联合江门市财政局发布文件《江门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管理方案(2021-2023 年)》,文件规定:早产儿(﹤37 周)可免费享受一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初筛和初筛阳性者复筛。

自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正式纳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但总结 2021 年,江门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率只有 51.71%,ROP 筛查率始终不理想。

分析原因主要有:

群众对 ROP 的认识不够,未予重视;

基层医院暂未有条件开展 ROP 筛查工作,群众需到有条件开展 ROP 筛查工作的单位就诊,路途遥远,就诊不便,群众自主性不高。

作为江门市出生缺陷管理中心,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如何提高辖区内的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率?

为提高群众进行 ROP 筛查的依从性及自主性,更好地服务于群众需求,我院眼耳鼻喉科主动下沉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

2022 年 6 月 30 日,我院率先派出眼科林燕婷医生和眼科专科护士甄玉娴同志携带便携式广域眼底摄像系统分别到恩平人民医院及恩平妇幼保健院开展 ROP 筛查工作,林燕婷医生细心地为每一个早产宝宝做检查并耐心地给家长解释筛查报告,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一共为 18 位早产儿进行了眼底筛查,群众们纷纷为能就近完成 ROP 筛查点赞。

为提高辖区内 ROP 筛查率,我院眼耳鼻喉科除了定期下沉恩平地区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ROP 外,也将陆续到台山、开平等地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敬请期待。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主动下沉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工作
就诊早产儿病历本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主动下沉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工作
林燕婷医生和甄玉娴护士在为早产儿做视网膜筛查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主动下沉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工作
林燕婷医生向早产儿父母进行检查结果告知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