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16
原创

首例!全程微创拆除「血管炸弹」,实现句容地区腹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零」突破!

6 月 13 日,句容市人民医院成功治疗一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这是我院开展的首例大血管腔内隔绝(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在大血管领域又一重大医疗技术突破,填补了句容地区主动脉大支架手术的空白。

首例!全程微创拆除「血管炸弹」,实现句容地区腹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零」突破!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下腹坠胀九天,疼痛两天」来我院妇科就诊,入院系列检查后发现,患者除了腹部子宫肿瘤外,竟患有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 Ⅲ型)!

一刻不敢耽搁,妇科立即请血管外科急会诊,会诊医师、副主任医师巫俊仔细阅片发现,夹层位于腹主动脉下段肾动脉水平的下方,远端已撕裂到主髂动脉交界处,而主动脉的「真腔」已经近乎被夹层压扁,瘤体长度约 6 厘米,若不行手术,夹层将继续延伸累及髂动脉或内脏动脉,甚至可能造成腹部脏器和下肢的缺血,而且夹层犹如「血管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必需立即转入血管外科行介入手术治疗。

首例!全程微创拆除「血管炸弹」,实现句容地区腹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零」突破!
首例!全程微创拆除「血管炸弹」,实现句容地区腹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零」突破!

巫俊立即将患者病情上报科主任和医务部,医务部非常重视,立即汇报孔连宝院长并获得支持,随即组织普外科(血管外科)、放射介入科、麻醉科、ICU、妇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和术前讨论,经过全面细致的评估,并与家属反复沟通并取得同意,设计出最佳手术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术前、术中及术后风险情况应急预案,同时顺利邀请到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专家邹君杰主任医师保驾护航。

支架植入前后造影对比

6 月 13 日上午 10:35,在麻醉科房明主任的全麻护航下,邹君杰、巫俊、王正等手术医师团队和曹震主任的放射介入团队以及刘慧护士长的护理团队、历经 1 小时 40 分钟的精准操作和默契配合,成功施行了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后,再次 DSA 造影显示原夹层已完全消失,血流通过支架顺畅,支架位置精确达到满意效果。房明主任一直守候到患者安全苏醒,下午一点才吃上午饭。

据了解,患者恢复状况良好,16 日转至妇科进行妇科疾病的进一步治疗。

主动脉大支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该例手术的成功开展,对进一步提升我院血管腔内介入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不仅展现了我院以血管外科、放射介入科为主的综合团队「领创」大众健康人生的精神风貌,还标志着我院在介入技术水平上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科普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称为「腹内不定时炸弹」,存活期短,死亡率极高,一旦确诊,该病未经处理早期病死率每小时递增 1%,约 3% 猝死,2 天内死亡 37-50%,甚至达到 72%,周死亡率 60-70%,甚至达 91%,该病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15% 的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检或做其他检查时偶尔会发现。

本例患者因妇科肿瘤住院,医生对患者近两日的腹痛症状产生疑问,给予进一步检查得以发现,本病例的检出也体现了妇科医生的细心和责任心,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很大的破裂危险性,有研究发现,78% 的猝死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有关。

句容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巫俊提醒大众:60 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患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腹主动脉彩超或 CT 检查(本例就是腹部增强 CT 检查发现);该病确诊后,应立即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避免不要过度用力,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猛烈咳嗽、激动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筛查、积极干预至关重要,快速治疗尤为关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