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16
原创

西安高新医院:微创「心」手术 ,「担心」变「安心」

随着心脏病病理生理学及外科临床研究,微创心脏外科的概念应运而生。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创伤,帮助患者身体、心理的「无痕」恢复,是心脏大血管外科陈文生教授团队遵循的原则和目标。

近日,西安高新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陈文生主任带领团队开展了 2 项微创技术——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小切口冠脉搭桥术,为一 7 岁孩童及 76 岁老人心脏病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病例一:

小美今年 7 岁,出生后便在当地医院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

据了解,常规的心脏外科手术采用的是正中开胸的方式,要切断患者胸骨,手术切口通常在 15-20 厘米左右,对孩子来说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胸口疤痕不美观。为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陈文生主任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通过 微创小切口 方式为患者进行手术。

右外侧小切口手术不仅手术切口小,而且隐蔽于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上臂自然下垂可将其大部遮盖,切口经胸大肌下缘,在胸肌深面潜行游离至第 4 肋间进胸,该处无重要组织结构,远离乳腺及前胸壁肌肉组织,避免了对相关血管神经的损伤;不劈开胸骨不仅保持了胸廓的完整性,术后胸阔稳定性好,而且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同时也彻底避免了远期发生胸骨畸形的可能。

西安高新医院:微创「心」手术 ,「担心」变「安心」

病例二:

张先生今年 76 岁,半年前出现胸闷气短,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1 月前在外院行造影检查后显示冠脉多支病变,医生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

在周密的治疗计划和完善的术前准备指引下,经多学科合作,张先生于 6 月 2 日在西安高新医院行 小切口冠脉旁路移植术

陈文生教授介绍,与传统切口搭桥手术相比,微创搭桥手术避免了胸部正中切开胸骨,胸腔骨性结构未遭受破坏,疼痛轻痛苦少、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及下床,尤其利于老年人早期恢复,避免下肢血栓形成、肺部并发症等。

同时,心脏跳动下搭桥避免了体外循环系统对人体的影响,利于保护患者心肺和血液系统功能,这些对促进患者恢复都具有较强优势。

小切口搭桥是在左胸前外侧第五肋间处进行微创切口手术。整个手术全部通过这个小切口完成。切口小,就会导致手术视野小,可操作空间狭窄,手术难度成倍增加。实施此类手术难度非常大,对术者、麻醉等专家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

尽管此术式有很多优点,但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合微创方式的心脏搭桥术。靶血管细小、体型过于肥胖、心脏明显扩大及心功能差、合并有其他较复杂疾病的患者,仍需要优先考虑传统切口搭桥手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