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16
原创

大脑手术的「第三只眼」——浙北地区首台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落户湖州市中心医院

「如果手术也能像开车一样,有导航系统精准定位就好了。」相信这是很多医生的共同愿望。特别是神经外科医生,面对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布交织的大脑,在手术中能够精准定位、直达病灶,是关乎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愿望成真啦!浙北首台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已经落户湖州市中心医院

大脑手术的「第三只眼」——浙北地区首台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落户湖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苏忠周:

神经导航技术的原理类似于汽车导航,是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标志之一。该技术可以精准、实时告知手术医生病灶的位置和当前操作部位,让他们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有了神经导航技术,神经外科手术医生在保证患者安全前提下,能够追求最大限度切除病灶,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保护正常组织结构。

大脑手术的「第三只眼」——浙北地区首台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落户湖州市中心医院

案例一

我市首例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的患者是 66 岁的蔡阿姨。在体检中发现右侧额部有两枚考虑为脑膜瘤的肿瘤,由于两枚肿瘤串联排列,最佳的手术方法是采用一道切口,一次性解决两枚肿瘤。但是传统的手术切口往往要达到肿瘤直径的两倍,若是要一次切除两枚肿瘤,刀疤就更长了。

如何在保护正常结构组织的情况下实现精准切除?神经外科苏忠周主任与潘旭炎医师决定借助导航技术。

有了神经外科导航技术的辅助,加上手术团队丰富的经验,实现了瘤体精准定位、精准切除。刀疤只有不到传统手术的一半长,术后也没有出现传统手术常见的出血、感染等各种并发症。

大脑手术的「第三只眼」——浙北地区首台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落户湖州市中心医院

案例二

陈先生是一位脑出血后并发脑积水的病人。目前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式是分流术,也就是在体内埋入分流管将脑脊液从大脑引流到腹腔。而这种手术方法最关键的步骤在于将分流管准确穿刺到脑室中,以往这一步更多依赖于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手感,也正因为如此,术中可能会出现穿刺偏差、多次穿刺等情况,容易损伤周围的功能区。

而这一次,苏忠周主任决定在导航辅助下为患者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前,手术团队通过颅脑 MRI、CT 进行多模态影像融合,制定靶点位置和手术穿刺路径。术中,苏忠周主任带领李晓斌医师在导航精准引导下,顺利避开了血管和功能区,精准到达靶点位置,顺利完成了分流手术。

大脑手术的「第三只眼」——浙北地区首台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落户湖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导航技术——大脑手术的「第三只眼」

神经导航系统是神经外科医生手中的「利器」,几乎适用于所有神经外科手术,可以用来精准定位病灶并降低手术风险。此次落户市中心医院的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导航定位系统,集光学导航和电磁导航于一体,适合大多数神经外科手术,精度在毫米级别。

大脑手术的「第三只眼」——浙北地区首台 S8 光磁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落户湖州市中心医院
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