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11
原创

凶险万分!南京江北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噩梦」中的心梗患者

近日,南京江北医院成功救治了这样一例急性左主干急性闭塞、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 

历经 15 天的精心救治,心内科、ICU、急诊科、麻醉科等多个学科联合救治,闯过了左主干急性闭塞、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等诸多风险,患者终于康复出院。

突发胸痛,美梦变「噩梦」

2021 年 12 月 9 日凌晨,今年 67 岁的患者林先生(化姓)在入睡过程中突发无诱因的胸痛,家人看他疼痛剧烈、浑身大汗,赶忙带他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接诊的吴成放医生迅速完成了首份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结果提示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情况危急。心内科夏思良主任团队也第一时间赶来会诊,考虑是是急性前壁心梗,需要尽快做介入手术。

可是林先生这会却犯起了犟脾气,拒绝接受手术。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分秒流逝间林先生也离「死神」越来越近,不仅胸闷加重、气喘,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指脉氧和血压都在下降。

幸好,在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反复规劝、苦口婆心之下林先生终于同意接受手术。

多学科协作,为救治赢得先机

紧接着心内科、重症医学科医生就位,介入导管室激活,绿色通道准备就绪,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随即展开。在介入导管室,冠脉造影显示是左主干急性闭塞,病情极度凶险。

急性左主干闭塞心梗

急性左主干闭塞心梗是急性心梗当中最危险的心脏重症。左主干其血供支配基本整个左心系统,所以左主干一旦闭塞则引起大面积心肌梗死,且常常合并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或心源性休克。大多数此类患者猝死于院外,能幸运运送至医院急救的患者,院内死亡率高达 90% 以上,生还率低,常常未达医院即死亡。

因为梗死面积较大,林先生在上手术台前已出现心源性休克,病情十分凶险,可谓是九死一生!心内科团队在与家属商议后决定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泵,在球囊反搏保护下行左主干球囊扩张成形术。

此时,迅速开通闭塞的左主干是患者能存活的唯一希望。手术室内,大家通力协作,心内科的夏思良主任、张小兵副主任、张向明医生以及 ICU 的胡志青医生都在现场,术者沉着冷静,穿刺股动脉植入 IABP,操作导丝通过闭塞血管,球囊扩张,植入支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支架释放那一刻,患者自觉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手术成功!林先生苍白的脸终于有了血色,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术后李先生被送入我院 ICU 进一步治疗,经过 6 天的积极抗休克、抗感染、呼吸支持、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患者生命体征逐步改善,停用了呼吸机及血管活性药物,转入心内科 CCU 病房继续治疗。经过强化药物治疗、纠正心衰及精心护理,于 12 月 24 日康复出院,为此例多学科协同救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该患者的救治成功,得益于心内科、ICU、急诊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无缝链接,也标志着我院对极危重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信在今后的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中,多学科协作模式会越来越娴熟,各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也会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