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24
原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助医生精准「排雷」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胃肠疝腹壁外科运用最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了一例巨大胃间质瘤切除术。

48 岁的张先生 1 月前因不明原因出现上腹胀痛不适,起初以为是胃病,自行服用胃药,效果一般,因为之前胃痛的老毛病,张先生并没有太重视,没有进一步到医院诊治。

1 周前,张先生再次出现了腹痛,感觉明显加重了,同时还出现了恶心、呕吐、顽固呃逆的情况,在家人陪同下急忙到南溪山医院胃肠外科就诊检查,CT 检查后发现,张先生腹腔内长了一个肿瘤,肿瘤体积约 12*10*8 cm 大小,诊断考虑是胃肠间质瘤。

张先生的病因找到了,难题也随之而来,因为肿瘤体积巨大,位于胃底及胃体位置,同时压迫周围的胰腺、脾脏、结肠,且包括脾门在内的多处重要血管被瘤体包绕,如要做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不仅难度很大,风险也很高。但如任由肿瘤继续生长,就会像一个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地雷」,随时有并发大出血、穿孔的风险,危及生命。

经过全面检查和充分评估,经验丰富的胃肠疝腹壁外科主任秦诚对切除张先生身上的肿瘤已然成竹在胸。秦诚主任介绍,以往像张先生这样巨大的胃间质瘤患者,只能做传统的开腹手术,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且术后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现在我们不仅有腹腔镜,还有一个浑身都是黑科技的「大家伙」—达芬奇机器人。

秦诚主任及其团队经过缜密讨论,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决定运用「达芬奇」机器人为张先生进行手术。有如此「高」「精」「尖」设备的加持,秦诚主任更有信心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助医生精准「排雷」
秦诚主任及其团队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

术中情况正如术前所料,肿瘤与脾脏及胰腺界限不清,腹腔粘连,体积比术前评估的还要大,稍一分离就会出血,如何将硕大的肿瘤从「娇嫩」的胰腺和「脆弱」脾脏上分离下来是对术者技术和耐心的双重考验,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胰腺损伤、脾脏大出血,甚至联合胰腺体尾部及脾脏切除的可能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助医生精准「排雷」
秦诚主任在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

秦诚主任及其团队面对手术困难,以沉着冷静的态度、精湛的技术、超凡的胆量,充分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的优势,经 2 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将埋藏在张先生体内的「地雷」成功排除。不仅按计划完整切除了肿瘤,还成功保留了胰腺体尾部和脾脏。张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

据秦诚主任介绍,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肿瘤的治疗更是如此,「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无疑让肿瘤的外科治疗更「精准」、更「精细」,甚至可以说更「精致」。作为桂北地区最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普通外科之一,他们科在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运用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尖端科技让他们服务患者的能力得到了提档升级。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