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8-16
原创

拨开重重迷雾,他们为「脱线木偶」找出疾病真相!

这个病例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她拉着医生的手:「救救我吧,我快不行了。」2021 年 3 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诊室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患者。一进门,这位患者就拉着张克忠主任和栾丽芹主

这个病例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她拉着医生的手:「救救我吧,我快不行了。」

2021 年 3 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诊室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患者。一进门,这位患者就拉着张克忠主任和栾丽芹主任的手说道:「两位主任, 我好不容易找到你们了,你们救救我吧,我快不行了。」见到患者的情绪比较激动,张主任和栾主任先安抚住她后,仔细询问了她的病情。

多次治疗,却效果不佳,病因诊断陷入迷雾

原来,这位患者单女士(化姓),之前因为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曾辗转就诊于多家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后,考虑为「脊髓病变待查」,给予对症治疗后效果却不佳。

后医生进一步考虑为「脊髓肿瘤」,建议她接受手术治疗,因为担心手术风险,单女士拒绝了手术。后来病情加重,她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行动只能依靠轮椅,并且肢体麻木疼痛难忍,整个人好似「脱线木偶」一般,心情十分焦虑。

他们拨开迷雾,找出真相!

饱受病痛折磨的单女士打听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张克忠主任定期在南京江北医院坐诊,而且她有位朋友和她是类似的症状,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后恢复良好。于是,她便满怀希望地找了过来。

在仔细翻阅了单女士的病历资料后,张主任和栾主任反复推演病情、细致地为她体格检查、仔细核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两位主任凭借多年丰富的诊疗经验,共同作出了和之前外院不同的诊断,综合考虑单女士的病因为「脱髓鞘病变」。

「脱髓鞘病变」,只有五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可真正要诊断一个脱髓鞘疾病,需要排除许多非脱髓鞘的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涉及的难点非常多。

看到单女士的情况后,可能大家对于脱髓鞘病变仍有些陌生,下面小编就简单为大家科普一下:脱髓鞘病变是指以神经系统髓鞘破坏、崩解和脱失后所引起的疾病,打个比喻就像电线一样,表皮破损里面的电线出现异常放电现象,引发的接触不良进而失去工作动力。

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髓鞘损伤和再生髓鞘的程度,临床上可表现为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及癫痫发作等,其包含的分类也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通常需要完善脑脊液及血液相关抗体、头颈部 MR 等检查明确诊断。

但对于是否收治她,栾主任却有些犹豫,因为患者已经多方就诊于多家医院,做的检查也比较详细,治疗效果却不佳。单女士这次求医的心理预期较高,对于她的治疗效果,同样是未知的,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她的信心。

于是,栾主任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他们均表示,无论结果如何,相信栾主任的治疗方案,愿意积极配合治疗。看到他们如此殷切的期望,再加上患者已是不能行走肢体无力的状态,此时再将她「拒之门外」,她的状况可能会更糟糕,人命关天,栾主任最终决定收治单女士。

精心救治,终现奇迹

结合患者之前的治疗方案,栾主任建议其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脱髓鞘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再辅以激素抗炎减轻神经水肿、营养神经等,同时联系康复医学科为她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

不知不觉,在南京江北医院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如今的单女士已经可以抛开轮椅独立行走了。这是她患病以来最希望的事情,一直笼罩着她的阴霾,就此烟消云散了。

拨开重重迷雾,他们为「脱线木偶」找出疾病真相!

面对如此好的治疗效果,单女士十分激动,制作了锦旗亲自送到了神经内科,感谢张主任、栾主任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

拨开重重迷雾,他们为「脱线木偶」找出疾病真相!
单女士亲自送来锦旗

看到单女士能重新站起来,恢复健康,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们也由衷为她开心。

回顾单女士的整个疾病发展过程,相较于脊髓肿瘤,她的症状可能更加符合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都无法给与明确的诊断方向时,张克忠主任和栾丽芹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疾病的理解程度在诊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拨开迷雾,抽丝剥茧,最终得到答案,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这也是神经内科每一位医生的初心和成就感。

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作为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已常规开展腰椎穿刺及相关抗体检测,收治了多例脱髓鞘病变的患者,且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且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张克忠主任定期会来我院坐诊,让江北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