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7-19
原创

西安大兴医院:贺鹏,在神内,我能救更多的人

「患者病了,跑来问你怎么回事,不能因为病的重,怕担责任,你就说你不懂。生病了,医生不懂,那谁还懂?」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恢复健康的希望,是贺鹏作为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与底线。01 医生+军人,「致

「患者病了,跑来问你怎么回事,不能因为病的重,怕担责任,你就说你不懂。生病了,医生不懂,那谁还懂?」

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恢复健康的希望,是贺鹏作为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与底线。

西安大兴医院:贺鹏,在神内,我能救更多的人

01 医生+军人,「致命」吸引力

人生奇妙,有些人的轨迹,早早会从某些侧面或细枝末节中显露,贺鹏便是如此。

贺鹏从小身型板正、走路挺拔,时常被人问是不是当兵的。军人、军营这些词语,逐渐在贺鹏心中生根发芽,直到心生向往。

机会出现在 2013 年,刚刚从新疆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的贺鹏,看到了西京医院招聘的信息。

医生与军人的双重身份,对贺鹏的吸引力是「致命」的,8 年过去了,回忆里他甚至还能清楚地感受到,走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面试厅时,那种兴奋又紧张的心情。

西安大兴医院:贺鹏,在神内,我能救更多的人

贺鹏告诉自己,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现在都记得,面试的时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军人就是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在我眼里,军人就是这样的。」

早晨面试,下午贺鹏就收到了录取的短信。这一年,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只招收 5 个人,贺鹏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

西安大兴医院:贺鹏,在神内,我能救更多的人

终于,距离梦寐以求的部队生活,又近了一步。那晚,这个站在职业生涯起点的小伙子,辗转难眠了一整夜,构想着自己未来的宏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彼时的贺鹏,初出校园,还处在纯「吃」理论阶段,那晚虽满腔热血,干劲十足的贺鹏,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是如何严苛的考验与训练。

02 神内,新起点

进入临床,贺鹏每天早上和下午跟着教授查房。

教授询问患者情况非常仔细,从父母、儿女,一直问到兄弟、姐妹,一边问,一边做记录,常常一个患者就要询问三十分钟以上。

回到办公室后,还要把大家写的病历一个一个全部放在会议桌上,挨个儿检查。写 不好的,会当场挑出来,毫不留情面的一顿批评,熬大夜重写病例是「家常便饭」。

年轻医生初入临床,总容易陷入「想当然」的思维模式,一见到患者,就先用病例「套」症状。但在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信息量」训练下,贺鹏逐渐在临床实践中摆脱了「想当然」,锻炼出一套严谨的「临床思维」——多问、多看、多学,且深刻意识到和理解了病史和查体的重要性。

西安大兴医院:贺鹏,在神内,我能救更多的人

大脑,作为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出了问题往往也是紧急的。

出现症状,已经是大脑发出的「最后通牒」,如果做不到第一时间捕捉、识别,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无法逆转的。

在我国,神经内科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学科。

在一次次与时间的「抢人」中,贺鹏越来越意识到发展「神经内科」的重要性,也让贺鹏更加确定「神经内科」是值得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领域。

脑部发病的紧急性,注定了这是个更辛苦、甚至令人身心疲惫的领域,但每当成功的「跑赢」时间,看着患者重新恢复健康与活力,并拉着自己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道谢时,贺鹏就「好了伤疤忘了疼」,觉着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神经内科下的亚专业分支非常多,病种最为广泛,且易反复,因此社会负担也最重。在这里,我能救更多的人。」贺鹏很坚定。

03 大兴,新方向

想到当初面试时,与贺建军院长的谈话,贺鹏仍然心潮澎湃。

「我就喜欢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三十到四十岁,我一看你们就觉得很能干,赶快过来!」

西安大兴医院:贺鹏,在神内,我能救更多的人

「院长的那份亲切与敢于开拓的魄力,让我不由地为之敬佩,并深受感染。」

2021 年 1 月 20 号,贺鹏来到西安大兴医院。他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结构精简、高效实干,医院在学术与临床上,高标准、强竞争、严要求,在工作氛围上,是浓浓的战友情和人文关怀,「千方百计对患者好,千方百计对员工好」的理念,让贺鹏心里踏实和温暖。

西安大兴医院:贺鹏,在神内,我能救更多的人

最近,贺鹏非常忙碌。7 月 21 号,准备已久的西安大兴医院卒中中心将要迎接验收。同时,贺鹏也有自己的发展计划,明年将主攻神经内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眩晕症」方向,把细分专业做精做强。

大兴医院正行驶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贺鹏同样如此。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