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4-08
原创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再次成功开展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3 月 24 日上午,医院北区神经内科再次成功开展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70 岁的张爷爷,在 3 个多月前,经常出现短暂晕厥的情况,最近一段时间,还经常感到双下肢乏力,特别是在咳嗽的时候,晕厥的

3 月 24 日上午,医院北区神经内科再次成功开展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再次成功开展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70 岁的张爷爷,在 3 个多月前,经常出现短暂晕厥的情况,最近一段时间,还经常感到双下肢乏力,特别是在咳嗽的时候,晕厥的情况发生得更加频繁,也因此多次摔伤过头部,严重影响到生活。

到当地医院治疗后,一直没有明显的好转,于是家属四处打听,从一位朋友那里打听到市四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治疗过这种病,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医院。

接诊张爷爷的是神经内科主管医生黄孝群,他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血管造影等一系列相关检查,最后诊断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左侧颈总动脉起始部闭塞,右侧颈总动脉远端重度狭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

术前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再次成功开展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患者病情复杂,两侧颈动脉都有严重病变,频繁发作导致脑部缺血从而发生晕厥,如果不做颈动脉的剥脱手术或支架术改善血运,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

而患者几年前患上鼻咽癌进行过化疗导致血管出现损害,狭窄部位长,进行血管解剖难度很大,加上需要进行颈动脉剥离术,难度系数进一步加大,需要时间更长,手术过程中导致出血及缺血的可能性更大。

患者治疗遇到了难题,该如何继续呢?于是,神经内科的神经介入团队多次开展病例讨论,反复阅片,最终一致同意进行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随后,神经介入团队医生立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的利弊、手术的风险等问题,在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于 3 月 24 日上午 10 点,为张爷爷实施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介入团队医生冒着术中颈动脉窦刺激心率下降、血压下降,或高灌注脑出血,或栓塞等风险,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细致、精准的操作,最终手术顺利地完成。

在走出手术室返回病房的时候,张爷爷的儿子看到张爷爷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他紧紧握住黄孝群医生的手,激动地连声感谢。

他说他们家经济比较困难,早些年的时候,张爷爷因患上鼻咽癌,已经花费了家里的大笔积蓄,就在前几年,母亲也因为患有多种疾病而丧失劳动力,就连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年迈的父亲仍然帮着儿子支撑着这个家,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保住了张爷爷的性命,也减轻了儿子的家庭负担,所以,他是发自内心深深感谢神经内科的每一位医生。

术后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再次成功开展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治疗颈动脉疾病的微创方法。通常仅需在局麻下进行,通过一侧股动脉穿刺或小切口切开,在导丝、导管的配合下将小的合金支架放置在颈动脉狭窄处,将狭窄撑开。

目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远期效果仍存在争议。然而,对于基础病较多不适合行内膜剥脱术的患者,介入手术是其最佳的选择。

什么样的人适合行支架植入术?

患有颈动脉重度狭窄 (>60%),同时既往有小中风或脑梗病史,并且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风险较大时,就有行支架植入的指征。但即便之前无任何症状,如果颈动脉狭窄程度>80% 且内膜剥脱术风险较大时,也属于支架植入术的指征。此外,内膜剥脱术后出现再次狭窄也应选择行支架植入术。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