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3-18
原创

闹不清的肚子痛是个什么鬼?谈谈小仙女们都不知道的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从 1962 年的英国牛津大学发表的 IBS 诊断 manning 标准到 1984 年德国 Kruis 标准,再到 1994 年发布的全球 IBS 诊疗共识意见罗马 I 标准,1999 年修订的罗马 II 标准,2006 年再次修订的罗马Ⅲ标准,2016 年最新修订而成了罗马 IV 标准。

数代科学家的研究,最初将 IBS 列为功能性肠病的一类,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 20~50 岁,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常与其他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存伴发。按照大便的性状将 IBS 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临床类型,我国以腹泻为主型多见。

而在 2016 年发布的罗马Ⅳ全球诊断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病又被称之为肠-脑互动异常,新的定义强调其症状产生与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性、黏膜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改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CNS) 处理功能异常有关。

在修订后的罗马Ⅳ诊断标准中,一些疾病不再冠以「功能性」一词,或修改为更体现疾病发病机制和该新观点的疾病名,如罗马Ⅲ中的「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修改为「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 (CAPS)」。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可影响 FGIDs 患者对症状的表述、感受和就医行为。在大量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罗马Ⅳ在新增加章节「多元文化与 FGIDs」中深入讨论了罗马诊断标准是否在全球具有普遍适用性、环境和局部的「生物学」对 FGIDs 的流行病学和诊断的影响 (比如卫生条件、食物、饮食习惯、对症状的理解和报告) 等问题。

罗马 IV 中 IBS 的诊断标准

1、病程 6 个月以上,近 3 个月来,反复腹痛,每周至少有一天出现腹痛,并伴有以下 2 项或 2 项以上异常改变:

(1)与反复发作的腹痛;

(2)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

(3)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

2、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近 3 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每周 1 日,伴有以下 2 项或 2 项以上:

(1)与排便相关;

(2)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

(3)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要求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IBS 诊断与治疗

根据我国研究数据表明,罗马 III 诊断标准中采用6个月的病程可提高对IBS的诊断率,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同时足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我国的研究显示,在符合罗 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中,行结肠镜和腹部超声 检查的器质性疾病检出率为3.3% 。IBS患者接 受内镜检查,以及胆囊切除和子宫切除等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非IBS患者;国外对诊断为IBS的 患者进行随访,发现IBS患者5 年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与普通人群相当。

(一)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因素可诱发或加重IBS症状, 与IBS的亚型无关;肠道感染是中国人群患IBS的 危险因素。

饮食因素是诱发或加重IBS 症状的主要因素 。饮食因素主要包括免疫性(食物过敏)和非免疫性(食物不耐受)两方面。大多数研究倾向于食物不耐受是 IBS的主要危险因素 ,如摄入不能被完全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富含生物胺的食物、刺激组胺释放的食物、油炸类和高脂肪食物。

国外研究认为,富含发酵性寡糖、双糖、单糖和 多元醇(FODMAP)的食物在IBS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ODMAP难以被小肠吸收, 会升高肠腔渗透压,在结肠中易被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引起腹痛、腹胀、腹部不适等 IBS 症状,而低 FODMAP饮食能够缓解这类症状。

(二)控制内脏高敏感

内脏高敏感是IBS 的核心发病机 制,在IB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内脏高 敏感导致IBS患者发生腹痛、腹部不适症状,控制内 脏高敏感可改善IBS的症状。IBS的众多致病因素 会引起内脏高敏感,从而产生IBS症状,故内脏高敏感是IBS的核心发病机制。解痉剂可改善IBS 症状,对腹痛 的疗效明显。

(三)恢复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失衡在IBS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IBS 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包括肠道菌群构成比例和代谢产物活性的改变。最新研究发现,IBS患者还存在肠道真菌失调。积极调整肠道菌群,有利于 IBS 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可改善患者腹痛、腹泻、便秘症状。同时低 FODMAP 饮食有利于建立更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四)重视精神心理健康保护

IBS 的严重程度与肠道症状、肠道外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关,应从多方面进行评估。IBS患者常合并胃肠道外症状、精神心理异常, 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肠道症状、肠道外症 状和合并的精神心理障碍均对IBS患者的生活质量 造成影响,生活质量下降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之一。IBS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肠道症状、 肠道外症状、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伤残程度)、 患者与疾病相关的感受和应对方式。

在诊断 IBS时,特别是对严重的病例从多方面进行临床评 估,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IBS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治疗手段应包括饮食、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精神心理、认知和行为学干预在内的个性化方案 。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