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2-22
原创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2021 年 1 月的一天,一个普通的白班,我收治了一名「发热 2 天,皮疹 1 天」的 2 岁患儿。住院的时候,孩子体温 39℃,面部、四肢、躯干全身皮疹,部分融合成片,高出皮面伴瘙痒,出现在我面前

2021 年 1 月的一天,一个普通的白班,我收治了一名「发热 2 天,皮疹 1 天」的 2 岁患儿。住院的时候,孩子体温 39℃,面部、四肢、躯干全身皮疹,部分融合成片,高出皮面伴瘙痒,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又痒又热的「红孩儿」。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询问病史发现孩子两天前就开始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到 38.5℃。就诊后,给予宝宝口服「罗红霉素,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可服药后宝宝的体温依旧无法下降,甚至攀升至 39℃ 左右,每 6-8 小时就发热一次。更让家长揪心的是,服药当天下午,宝宝的手背、躯干逐渐出现少许皮疹,高出皮面,伴痒感。

第二天清晨,宝宝皮疹明显增多,反复发热,体温升至 39.3℃,口服退热药(布洛芬)后仍不能降至正常。家长赶忙抱着宝宝来西安高新医院儿科就诊。

入院后查血常规发现宝宝,C 反应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血沉三项指标显示宝宝有炎症感染,但食入性、吸入性未见过敏原,甲流、乙流抗原检测:均阴性。通过这一系列检查,宝宝被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针对皮疹表征,儿科医生怀疑是发疹性药疹。

看到眼前这个「红孩儿」,儿科医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先控制宝宝的发热状况,同时祛除红疹,尽快查出病因。在经过内服抗感染、抗过敏、补充维生素药物,外用炉甘石涂抹皮疹治疗两天后,皮疹无明显好转,宝宝仍 4-5 小时反复发热。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多日病痛折磨,致使宝宝出现烦躁、易闹、进食欠佳等状况。第三天,为小宝宝更换抗生素治疗后,宝宝发热状况没有明显好转,进行性出现寒颤,精神欠佳。为防止宝宝病情进一步蔓延,出现抽搐症状,经过反复斟酌,医生决定为她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

「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帮助宝宝退温、皮疹消退,但与此同时,也会掩盖真正的病因,为后续确诊带来困扰。」——儿科  阮医生

约 1 个小时后,宝宝体温降至 37.3℃,寒颤消失,躯干、四肢皮疹基本消退,精神明显好转。

经过多日观察治疗,医生们基本确定宝宝出现皮疹是因为服用「罗红霉素,清热解毒类」药物所引起,可是引起孩子持续高热 6 天、烦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皮疹、上呼吸道感染吗?

住院第 6 天,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1 天,也是距离第一次发热 8 天后,宝宝再次出现发热、皮疹。复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C 反应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升高。

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肺部疾病后,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的免疫性疾病浮现在医生的脑海中——川崎病。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入院第 3 天,发热第 5 天心脏彩超及颈部淋巴结 B 超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入院第 6 天,发热第 8 天心脏彩超,颈部淋巴结 B 超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发热大于等于 5 天且至少包括以下 5 项临床表现中 4 项者,排除其他疾病(猩红热,药物过敏综合征,腺病毒感染,EB 病毒感染等发热性疾病)后,可诊断为川崎病:

  • 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 多形性皮疹

  • 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 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 颈部淋巴结肿大

再次查体后,发现宝宝口唇干裂、咽稍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手指指端出现膜状脱皮,肛周脱皮。再加上复发的皮疹,宝宝的病因得以确认,为川崎病、发疹性药疹。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给予静滴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后,宝宝当日体温即恢复正常,皮疹消退,精神、进食好转。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发热、皮疹……每一个「红孩儿」要警惕这种病
静滴免疫球蛋白后宝宝第 2 天皮肤状况恢复

「宝宝出现长时间反复高热、烦躁,在引起家长慌乱的同时,很容易让家长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产生质疑,对治疗效果失去信心,此时应注意医患沟通,滥用药物压制体温,易掩盖病情,考虑不够全面、细致,易导致漏诊。」——儿科  阮医生

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宝宝的川崎病症状较为隐匿,且前期服药后出现皮疹,再次口服后皮疹加重,全身大面积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容易干扰家长、医生的注意力,因此容易导致给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体温降至正常,引起漏诊。

川崎病好发于 5 岁以下的儿童,一旦发生漏诊,也就是未能在发热 5-10 天内使用免疫球蛋白,甚至因不能确诊而未对炎性指标及心脏彩超定期随访,有可能形成冠状动脉瘤引起严重后果。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