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12-30
原创

脊髓内肿瘤近 20 厘米!风险重重如何闯关?

双手无力,写字拿不稳钢笔,吃饭拿不起筷子,最后,连抬胳膊都十分费力……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谁能帮助 19 岁的患者渡过难关呢?

19 岁,未来充满希望……

但是,如果 19 岁的人生是这样的呢?

双手无力,写字拿不稳钢笔,吃饭拿不起筷子,最后,连抬胳膊都十分费力……

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谁能帮助 19 岁的患者渡过难关呢?

抬不起胳膊 19 岁患者颈髓内长满肿瘤

10 月 29 日,已经抬不起胳膊的小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这是他们求医路上的又一站。

见到神经外科三病区主任陈航,小陈熟练地陈述着自己的病情,因为,他已经说过太多次。

两个月前,小陈开始感觉到双手活动无力,写字拿不稳钢笔,吃饭拿不稳筷子,双手活动出现笨拙,活动不如以前灵活。

开始他并没有特别在意,觉得可能是颈椎病发作或者双手活动多了,休息一下就能恢复,但可怕的是这种症状并没有缓解,并且在进一步加重。

近一个月来,小陈已经出现双上肢抬举无力症状,上肢的活动力量越来越差。

焦急的他立刻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陈的颈部脊髓内长满了肿瘤。

脊髓是人体神经传导系统中传递大脑指令的重要结构组织。

正常人颈部的脊髓粗细一般和自己的大拇指粗细差不多,颈部脊髓一旦有肿瘤发生,会对脊髓神经功能产生严重的破坏:

这类疾病在临床上轻则肢体无力、感觉缺失,重则呼吸异常、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如果纤细的颈髓内长满了肿瘤,那就会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

像小陈这种高位脊髓髓内的巨大长节段肿瘤比较少见,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在其他医生的推荐下,小陈和父母带找到神经外科三病区主任陈航。

面对高位截瘫的风险 医患携手共渡难关

经过相关体格检查和影像学阅片,陈航发现患者的病变位于颈 2-胸 2 脊髓髓内,整个颈部脊髓被肿瘤长满。

结合病变特点,他考虑髓内室管膜瘤可能性大,长节段的病变完全位于髓内,严重破坏脊髓功能,手术失败将造成患者高位截瘫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一方面是治疗难度和风险极大的疾病;

另一方面是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作为医生该如何做出选择?

陈航及其团队多次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将疾病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案、预后治疗等耐心地讲解清楚,对于小陈来说,手术是当前较好的选择。

也许是看到医生不放弃的努力,小陈和父母的治疗意愿非常坚定,对医生也给予充分信任。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陈航主任医师、张喆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为该患者实施了颈胸髓髓内病变切除+椎板成形固定式术。

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功能下,利用高倍显微镜,在仅有拇指粗细的脊髓髓内精细操作。

医护默契配合,电刀娴熟游走,肿瘤顺利剥落,一个将近 20 厘米长的肿瘤被切除干净。

病理结果证实病变为室管膜瘤。

陈航介绍,室管膜瘤全称为室管膜细胞肿瘤,它是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全切肿瘤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经过护理团队的悉心照顾,小陈恢复顺利,没有发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表现和手术并发症,影像学复查肿瘤也被彻底切除。

目前,小陈正在恢复之中。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