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9-04
原创

肺结节是「肺癌」?影像科专家:该病良恶难辨,别白挨一刀!

平日无咳嗽、胸闷等症状,体检却查出肺结节?奔走多家医院都判断恶性需开刀?据了解,随影像技术发展,肺内小结节病变诊断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因意外发现的肺内小结节而忧心不已。祈福医院影像科彭光明主任表示

平日无咳嗽、胸闷等症状,体检却查出肺结节?奔走多家医院都判断恶性需开刀?

据了解,随影像技术发展,肺内小结节病变诊断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因意外发现的肺内小结节而忧心不已。祈福医院影像科彭光明主任表示,肺结节在影像上经常出现「同病异影」「异病同影」表现,良恶性诊断尤为困难,临床上就遇到不少良性肺结节患者被诊断为「肺癌」,差点挨一刀。

术前二次 CT 检查,让傅先生少挨一刀

「我这是不是癌症?能治好吗?就算能治也要开刀做手术吧?」近日,62 岁的傅先生急忙忙地找到祈福医院影像科彭主任。「你先别慌,我再给你做一次检查,看看是什么情况。」

傅先生年度体检时发现左肺下叶背段新发的肺结节,后被诊断为恶性结节需手术切除。祈福医院影像科彭光明主任安抚其情绪后,安排了 CT 检查。彭光明表示,CT 能更好地实现对肺部小结节肺癌的早期捕捉。仔细分析图像和临床信息后,彭光明判断傅先生患的实际上是肺结核,建议先进行诊断性治疗后再复查。

「其它医院都说我是恶性肺结节,你说是肺结核,确定吗?」傅先生半信半疑。「彭主任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他说是肺结核,你就不用太担心了。」科室其它医生一句话打消了傅先生的疑虑。

傅先生药物治疗一个月后复查,病灶明显吸收缩小,傅先生连声感谢:「幸好手术前有了二次诊断,才让我少挨了一刀。」

肺结节是「肺癌」?影像科专家:该病良恶难辨,别白挨一刀!
治疗前(左)后(右)对比,病灶吸收缩小

奔走多家医院无果,抗炎治疗 1 个月后病灶消失

「跑了很多家医院,都说我的肺结节是恶性的。」55 岁的杨女士也是年度体检发现的新发的左肺上叶舌段肺结节,奔走咨询了多位专家,均表示恶性病变的诊断可能性最大,这个结论吓坏了她。

听说彭光明在肺结节方面诊断经验丰富,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咨询。彭光明仔细分析图像特点,认为病灶不是恶性的,炎性病变的可能性更大,建议杨女士先进行短期抗炎治疗。

一个月后复查,CT 左肺上叶舌段病灶消失了。「真是虚惊一场啊,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杨女士感慨不已。

肺结节是「肺癌」?影像科专家:该病良恶难辨,别白挨一刀!
复查时病灶已消失

提醒:肺结节良恶难分辨,定期体检、随访是关键!

据了解,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进步,肺内小结节病变的诊断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意外发现的肺内小结节而忧心不已。良恶性的定性问题却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和病人预后情况,影像科医生作为医疗诊治的侦察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果发现肺结节不要惊慌,肺结节不等于肺癌。」彭光明解释道,肺部小结节在影像上经常出现「同病异影」「异病同影」表现,因此良恶性诊断尤为困难,十分考验影像科医生的经验。

彭光明同时提醒广大市民,但也不代表可以轻视体检时发现的肺内小结节,应及时到胸外科或呼吸内科专科就诊并对症治疗,康复后也应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1、肺结节患病率上升,CT 是首选检查方式

有数据显示,肺结节发病率有增长趋势,但大众不必过于恐慌,其中诊断为肺癌的肺结节比例仅占 0.54%;孤立性肺结节在 30 岁以下人群中的恶性率约 1-5%,70 岁以上人群肺结节恶性率达 80% 以上。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胸部 CT 薄层扫描是肺结节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不推荐 X 线胸片用于常规肺结节的评估。

2、肺结节高危人群更应重视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的定义:年龄≥40 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①吸烟≥20 包/年,戒烟≤15 年;

②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接触石棉、铍、铀、氡等);

③合并慢性肺气肿或纤维化,既往有肺结核者;

④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3、视实际决定是否有必要手术

连续 CT 扫描密切随访观察、非手术活检和外科手术是肺结节的基本处理策略,直径≤8 mm 的肺结节筛查肺癌高危因素,以随访为主;8~30 mm 的肺结节评估恶性肿瘤概率,因病制宜。磨玻璃肺结节的恶性概率高,应密切随访,早期处理。

 

图片来源:广东祈福医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