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7-14
原创

做了核磁,为啥还要做 CT ?

如今,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了看病就诊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影像学检查是一个大的范畴,一般包括超声、X 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或称核磁、MRI)以及需要用到同位素示踪的核素成像检查(如我们所常听到的 PET/CT)。

如今,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了看病就诊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影像学检查是一个大的范畴,一般包括超声、X 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或称核磁、MRI)以及需要用到同位素示踪的核素成像检查(如我们所常听到的 PET/CT)。

在国内的医院,超声检查一般属于超声科,X 线、CT、磁共振成像属于放射科,而用到同位素的成像检查则归于核医学科。而在国外,上述这些影像检查都归于同一个部门,叫影像科(Imaging / Radiology)。

在这些影像检查中,磁共振成像由于其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参数成像、图像直观等原因,在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做了核磁,为啥还要做 CT?

由于磁共振设备价格高、扫描时间较长、提供信息丰富、影像报告难度高等原因,在检查费用上也相对较高,是一种「贵族」检查。

在大众的认知里,常常会认为:「磁共振是更高级别的一种影像检查,做了核磁就应该不需要做其他影像检查了」。

所以,当有的患者在做了磁共振检查后,而医生又接着推荐去做 CT,这时候患者经常会感到困惑,问「做了核磁,为啥还要做 CT?」,甚至有时候还会怀疑医生有过度诊疗的动机。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大致了解这两项检查的各自特点以及临床医生的推荐依据。

影像学检查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临床医生是通过什么来判断和推荐患者该采用什么样的检查呢?

总的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依据,

1. 临床医生会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

2. 医生自己对影像检查的认识及其应用经验;

3. 需要考虑辐射伤害、患者接受度、费用承受能力、设备可及性。

这样综合起来考虑后,推荐患者做某一项影像学检查。

CT 还是核磁,临床医生如何判断?

以下,我将用三个例子来说明 CT 和核磁不同的特点和选择的依据。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例子只代表较为普遍的情况,比较特殊的情况则不包括在内。

01 情况一:推荐选择 CT

当患者需要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来查看是否有炎症、肺结节、肺气肿等情况时,只能通过胸片或者胸部 CT,而核磁再高端也无能为力。

因为核磁是要通过人体组织中氢质子受激发后释放的射频信号来进行成像,而肺组织里充满了空气,无法提供核磁成像所需要的射频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核磁无法胜任检查,而 CT 可以。

02 情况二:CT 与核磁各有利弊

怀疑脑卒中的患者被送往医院就诊,临床考虑有两种可能:出血性脑卒中或者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需要鉴别脑出血还是脑梗塞。

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做 CT,也可以做核磁。

CT 设备可及性高,扫描速度很快,对脑出血显示非常敏感,扫描期间可以使用常规的心电监护和氧气瓶等设施;但缺点是对脑梗塞不够敏感,有少量射线;

而磁共振对脑梗塞更为敏感,对脑出血也可以显示,但缺点是扫描时间长,扫描的同时很多抢救设施不能同步安放,设备也不像 CT 那样普及,费用相对较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综合判断情况,推荐进行哪种检查。

在两者各有优劣势的情况下,选择哪种情况,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03 情况三:核磁检查后仍需做 CT

患者查体超声发现肝脏左叶有个占位(也就是肿物),性质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检查。

由于肝脏动态增强核磁对肝脏肿物性质判断非常有价值,医生为患者开具了这项检查。

结果,核磁报告提示了肝脏肿物的性质:「恶性可能,肝内胆管细胞癌不除外」。随后医生又开了一项检查:腹部增强薄扫 CT 及三维重建。

为什么做完核磁,还要做 CT?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磁共振软组织分辨力高,而 CT 的空间分辨力高。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核磁提示了肿物的性质,但是这个肿物对周围血管、胆管等有没有侵犯以及其侵犯程度,还需要 CT 更精细地进行显示,这对治疗计划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医生才能判断应该进行手术治疗,还是没有手术可能、只能选择内科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做了核磁还不够,还得做 CT。

当然,并不是只有恶性肿瘤才会有这种做了核磁还要做 CT 的情况,骨科相关疾病以及一些其他疾病也都会有这种可能。

比如,当严重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治疗时,核磁显示椎间盘突出后压的那部分,究竟是韧带增厚还是骨赘形成,两者手术难度有差异。

这时候需要再做个 CT 显示清楚这部分是骨性为主还是软组织为主,因为核磁对钙化或骨化也是难以区分的。对于患者来说,对影像学手段的不同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能理解医生的做法,也可以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和探讨。

在影像学检查技术日益强大的今天,放射科医生往往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可以和临床医生一起,提供以患者为中心、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作者介绍

做了核磁,为啥还要做 CT ?

陆菁菁 放射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医学博士

◆ 陆菁菁主任拥有二十年临床实践经验,于 2019 年正式全职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加入之前,她一直工作于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历任住院医生、住院总医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获得了全面的临床技能培训,积累了深厚的临床影像诊断经验,擅长将影像所见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为临床诊治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

◆ 陆主任 1999 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并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北京协和医院百人计划联合资助下,于 2010-2011 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担任访问学者。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