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6-19
原创

全球最小「胶囊」起搏器为 91 岁老人护心 湖北地市级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成功植入

6 月 17 日上午 8 时许,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经过 2 个多小时的攻关,成功为一名 91 岁高龄高危患者植入全球最新的 Micra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该手术不仅在宜昌尚属首例,更是湖北省除武汉

6 月 17 日上午 8 时许,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经过 2 个多小时的攻关,成功为一名 91 岁高龄高危患者植入全球最新的 Micra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该手术不仅在宜昌尚属首例,更是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市州医院首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也标志着宜昌治疗心律失常开启无导线起搏治疗的新时代。

91 岁的宋奶奶因突发急性脑梗塞在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住院治疗期间,又突发心律失常,有时心跳达到每分钟 140 多次,有时又心跳骤停,病情十分严重。经医院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发现宋奶奶还患有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房颤,这也是引发本次急性脑梗塞的原因,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

植入心脏起搏器成为拯救奶奶生命最好的选择。但由于奶奶病情复杂且年事已高,难以有效配合传统有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以及后期治疗。面对这一难题,中国心胸血管精准医疗学会青委会主任委员、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杨简教授与李俊明副院长、医院心脏病救治专家团队认真评估、反复研讨,决定在宜昌率先开展 Micra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

全球最小「胶囊」起搏器为 91 岁老人护心  湖北地市级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成功植入

上午 8 时许,手术正式开始。杨简院长带领心血管内科的博士团队主刀实施,急诊医学科、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专家全程支持。

术中,专家们「借道」患者股静脉建立 Micra 传送鞘管,再小心翼翼地将 Micra 无导线起搏器通过导丝轨道,精准输送到右心室间隔部预定位置。其后测试固定程度、起搏器各项参数等……经过 2 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目前宋奶奶术后心跳恢复正常,未再出现心律失常症状,预计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生活。 

「传统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手段,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重拾美好生活。相较于传统起搏器,Micra 无导线起搏器避免了传统起搏器植入带来的皮肉之苦,也减少了起搏器囊袋可能感染带来的风险,更突破了传统心脏起搏器不能兼容磁共振检查的难题。」杨简院长说,随着该手术的成功开展,除传统起搏器不耐受者可考虑植入胶囊起搏器外,因心动过缓导致频繁出现一过性黑蒙、头晕、晕厥等脑缺氧表现,或因心律慢诱发心绞痛频发、导致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的病患,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到大城市奔波,足不出宜昌就能享受到这一国际最先进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

全球最小「胶囊」起搏器为 91 岁老人护心  湖北地市级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成功植入

延伸阅读

传统的有导线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一部分是电池,植入皮下,另一部分是导线和电极,植入心脏,二者共同辅助心脏跳动。

但植入传统的有导线心脏起搏器后有脱落风险,而且还需同步植入心内膜导线,并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还有创伤与感染风险。而 Micra 无导线起搏器是当今全球体重最轻、体积最小的起搏器。只有 25.9 毫米长,1.75 克重,虽然仅一粒维生素胶囊大小,但其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寿命超过 12 年,植入后还可以接受磁共振检查。

由于是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就像默默守护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健康的「隐性保镖」。微创手术方式也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这种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目前国内只有一线大城市的大医院才能做,此次手术为宜昌首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