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6-05
原创

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完成我国首例 TAVR 瓣膜衰败再 TAVR 手术

6 月 4 日上午,85 岁的林老伯在接受了第二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心脏手术后顺利出院了。「我年龄那么大了,又有房颤、高血压等毛病,无法进行大手术,多亏有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两次为我进行心脏微创手术,让我能够轻轻松松重拾健康!」林老伯的出院也宣告了我国首例 TAVR 瓣膜衰败再

6 月 4 日上午,85 岁的林老伯在接受了第二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心脏手术后顺利出院了。「我年龄那么大了,又有房颤、高血压等毛病,无法进行大手术,多亏有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两次为我进行心脏微创手术,让我能够轻轻松松重拾健康!」林老伯的出院也宣告了我国首例 TAVR 瓣膜衰败再 TAVR 手术的成功!

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完成我国首例 TAVR 瓣膜衰败再 TAVR 手术
手术照

林老伯 10 年前因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植入 CoreValve 26 mm 瓣膜,是我国第一例 TAVR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2002 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TAVR 手术正式问世;2010 年,葛均波院士将这项极具创意的技术引入中国。TAVR 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手段,目前已被用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该技术通过在股动脉穿刺 6 mm 伤口,将人工主动脉瓣经血管送到病变主动脉瓣并完成植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点。对于心功能衰竭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外科开胸手术难以耐受,TAVR 已成为这类患者的一根「救命稻草」。

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完成我国首例 TAVR 瓣膜衰败再 TAVR 手术
2010 年 10 月葛均波院士为患者成功实施我国首例 TAVR 手术

6 个月之前,林老伯出现反复胸闷气急,心超提示人工生物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中重度主动脉瓣口反流。患者十年前植入的 TAVR 生物瓣膜到了使用年限,出现了衰败,导致主动脉瓣反流,产生相应的症状。林老伯同时合并持续性房颤、高血压、心功能不全Ⅲ级,STS 评分 7.56%,外科手术风险高危。

葛均波院士团队经过慎重评估,最终决定再次为患者进行 TAVR 手术!5 月 31 日,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结构团队为林老伯施行 TAVR 手术。在国内,目前还未有 TAVR 瓣膜衰败再 TAVR 的经验。瓣膜型号的选择、瓣膜释放位置的确定以及如何防止冠状动脉堵塞为该手术难点。经过团队仔细讨论,选择了 23 mm 国产 TAVR 瓣膜高位释放,植入过程顺利,术后冠脉无堵塞,未出现瓣周漏,术后跨瓣压差接近于 0。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手术在今年的「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0)」上进行了直播,赢得了参会专家的激烈掌声。

创新是 OCC 的重要主题,其中,OCC 结构论坛曾多次演示在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手术。如 2011 年我国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2012 年亚洲首例 MitraClip、2013 年我国首例经导管肺动脉瓣植入术、2019 年亚洲首例经皮异位三尖瓣植入。

该病例是我国第一例 TAVR 瓣膜衰败患者再次施行 TAVR 手术的病例,它的成功也为目前接受 TAVR 患者远期瓣膜衰败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借鉴,为这些患者解除后顾之忧。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