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疗队中有一支是来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团队,他们年轻有活力,注重实干又富有人文关怀。说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他们一直致力于为华南地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精准的...
援鄂医疗队中有一支是来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团队,他们年轻有活力,注重实干又富有人文关怀。说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他们一直致力于为华南地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精准的医疗保健服务,常年面对孕产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练就了他们耐心细致。
此次团队里首先进入病区的是陈灵护士长和周文姬护士长,在值完首个班回到酒店后,立即召集团队成员总结病区状况和讨论应对措施。病区患者普遍表现为麻木、绝望、恐惧的状态。
一是因为疫情严峻,确诊患者日益增多,目前还没有特效药;
二是因为医院硬件设施有限,病人数量已经超过负荷;
三是看到医护人员都是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尤其是穿戴防护服、护目镜,根本看不到医务人员的面部,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巨大冲击。
队长唐远平主任首先抛出观点:「我们除了要做好新冠肺炎的治疗护理,还要发挥我们妇幼保健的特色,心理干预也是很关键的。」
随后唐主任给大家分享了他在医院做「小丑医生」的经验,给队员们很大的启发。是的,我们不仅要做好各项救治,还要注重人文关怀,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给他们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配合治疗,一起对抗疫情。
(在耐心喂食的陈灵护士长)
在此后的治疗过程中,陈灵护士长发现很多老年患者胃口不好,还有些行动不方便,根本不能自己进食。于是她想办法用比较软、易消化食物,一口一口地喂给他们,还一边鼓励:「阿婆,今天你吃的比昨天多了,加油啊!」旁边的患者看着心里也是暖暖的,一直夸我们有耐心,增加了他们对我们的信心,治疗配合度也大大提升。
(忙碌中的美少女,周文姬护士长)
防护服上写着「超级无敌美少女」的周文姬护士长,她可是整个病区的开心果。对待战友,她身先士卒,从搬搬抬抬到打针治疗,就像永动机一样;对待患者,她温柔细心,每次给患者做治疗和打针的时候都会和他们交流,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和给予他们安慰。就这样周护士长在美少女和战士间随意切换,队员们也受到鼓舞,干劲十足。
陈婷婷医生肩上的担子是最重的。她负责病区的院感管理工作,是整个医疗队的守护神。分区制度的制定,是她;物品的消毒,是她;防护物资的清点,是她;为病区联络跑腿,还是她为了做到零感染,每天上班她总是最先进去,最后出来。严严密密做好后防,让大家放心地去战斗。正是这种一丝不苟做实事的精神,让大家都敬佩她、学习她。
(工作间隙的蔡良超)
蔡良超就像个「大白」,厚厚的身板给大家足够的安全感。遇到重活累活和有些没把握的操作,总会听到他的一句——让我来!结束一天紧张战斗,来回路上,他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幽默诙谐的段子逗大家开心,让疲惫一扫而去。
(正在清理垃圾的杨龙龙)
疫情爆发后,医院的物业管理和清洁人员都撤下去了,因此病区每天垃圾打包、运送等感控工作都需要医疗队队员们完成。杨龙龙护士便主动承担起这些工作,每次看到他提着一个个大袋子,都忍不住想帮忙。他却忙挥挥手,这都是感染性垃圾,越少人接触风险越小。他用行动在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
(做大家可以信任的赖一针)
「赖一针」的名号在赖鹏进入病房的第一天开始就传开了。所有大家觉得有难度的穿刺,他都自告奋勇,至今未失手。对待患者,他还温柔无比,很多患者一听声音就认出他来:「我们那么大老远来为你们而努力,你们也要积极,我们一起加油!」
(正在加药的暖男欧剑光)
为了减少感染风险,毅然「削发明志」的欧剑光,一抵达酒店就抄起一把几毛钱的剪刀将刚用几百块做的发型剪成了平头。他的防护服就是一个移动的「弹幕」,上写着很多鼓励患者和战友的话语,随着他忙碌的身影飘到每个患者眼前。
邹燕敦主任,一个带头冲锋的年轻老党员。大部分支援前线的医生都是年轻人,很多人「非典」期间正在小学阶段,所以亲自参与一线的疫情防控还是有些紧张。邹主任就第一个站出来,走进病房查房,与患者交流,为大家示范诊疗过程,减轻其他战友心理的压力。
(甘做螺丝钉的唐主任)
队长唐远平主任,还负责着整个医疗的队物资管理。怎样既满足所有人的战斗需要,又节省物资,唐主任都考虑筹措地妥妥当当。在病区,制定诊疗方案、关心问候患者、稳定大家情绪,他都处理的有条不紊。
作为有过援疆经历的过来人,他总能够巧妙有效的疏导大家的心理,很好地稳定我们省妇幼团队的军心。有一句话他常挂在嘴边:「我答应黄院长把你们一个不少的带回去,我一定能够做到的。」
他们只是全国千百名援鄂医疗队员中的九个战士,但他们充分发挥着妇幼人做实事、讲效率、重关怀精神,对患者暖心,对战友关心,对任务尽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