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6-08
原创

瞳言瞳语 | 斜视不可忽视!

跟贝贝一起科学护眼吧!

贝贝经常会收到很多家长们的留言:孩子总是歪着头看东西,是不是得了斜视的征兆啊?孩子已经得了斜视,该怎么治疗?……

本期贝贝就带大家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吧!帮助大家科学认识、预防以及治疗斜视~

什么是斜视?

斜视既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斜视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眼球向内偏斜,医学上称内斜视,俗称「对眼」、「斗鸡眼」。眼球向外偏斜,称外斜视,俗称「斜白眼」,除此之外还包括上斜视、下斜视。

当然,斜视并不仅指两眼相对位置有明显畸形的情况。还包括斜度很小,表面不易察觉,而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以及那些根本没有斜位但双眼不正常情况的隐性斜视。

在了解了什么是斜视,斜视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过后,下一个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就是小朋友为什么会出现斜视?有什么手段可以避免斜视的发生吗?

为什么会发生斜视?

据筛查大数据统计,我国儿童斜视发病率约为 3%,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眼球运动相关疾病。斜视除了上面的分类方式,还有一种分类方式,根据眼球运动,及视角有无变化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

大部分学者认为共同性斜视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先天异常。

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

2、遗传因素

斜视眼在家族中不会遗传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 6 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调节和屈光不正

因为儿童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等情况,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4、特发性的及其他原因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儿斜视的发生,如先天性眼睛白内障及其他眼睛的器质性疾病都可能导致小儿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大部分可以检查出致病原因:

1、麻痹性斜视: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麻痹引起;

2、限制性斜视:由于粘连、嵌顿等机械性限制引起的,可以根据病史和牵连实验进行鉴别。

斜视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正常的双眼视功能,导致立体视的缺乏。

孩子不能胜任如航空航天、探测、测绘、驾驶、绘图、医疗等精细操作的工作;

2、影响外观,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眼睛是我们看清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而斜视患者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它不仅破坏颜值,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使之产生自卑、孤僻心理,成年后还会对升学、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3、容易发生抑制、复视、弱视。

视功能受损眼斜视患者通常只用一只眼注视看东西,斜视的那只眼睛经常不用,久而久之将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从而失去立体视,即看东西没有立体感。

4、影响全身性发育。

为了看清物体,很多人会有歪头、侧脸的坏习惯,长久以往,也会影响患儿自身骨骼的发育,可能会造成脸部或脊柱弯曲。

斜视的检查诊断

1、角膜映光法

患者注视 33 cm 处的点光源,根据反光点偏离瞳孔中心的位置判断斜视度,点光源偏心 1 mm,偏斜估计为 7.5 度或 15PD。该方法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方式也较为简单。

2、遮盖-去遮盖实验

用遮盖板遮盖一只眼睛,遮盖时观察另一只眼睛眼球是否移动,如果移动,说明另一只眼睛存在显斜视;如果没有移动,说明另一只眼睛处在注视位。然后观察拿掉遮盖板后被遮盖眼睛的变化,如果被遮眼有返回注视位的运动,说明被遮眼为隐斜视;如果被遮眼停在某一位置上,提示被遮眼有显斜视。如果两眼分别遮盖时,对侧眼均无眼球移动,说明无显斜视。

3、交替遮盖

用遮盖板遮盖一只眼睛,然后迅速移到另一只眼睛,反复多次,观察眼球是否有移动,如果移动,说明有斜视趋势。交替遮盖回答了有无斜视的倾向,遮盖-去遮盖回答了眼位偏斜倾向于显斜视还是隐斜视。

4、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检查时遮盖一只眼睛,另一只眼追踪移动的目标,如果眼球运动减弱,则提示该方向运动的肌肉力量不足或存在限制性因素。

双眼运动检查:可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斜视的治疗

斜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斜视的症状就应立即开始治疗,应首先尝试消除斜视造成的知觉缺陷,包括脱抑制、治疗弱视;双眼视力接近平衡后,再运用非手术或手术方法矫正斜视。


手术治疗:

1、肌肉减弱术:包括直肌后徒术、直肌悬吊术、直肌后固定术、下斜肌切断术等等。

2、肌肉加强术:包括直肌缩短术、直肌肌腱前徒术、下斜肌转位术等等。

斜视大多都需要手术治疗,也有些是靠戴镜矫治,比如调节性内斜视,甚至有一些斜视即需要戴镜又需要手术。有些家长盲目的认为斜视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的观点是万万要不得的。


斜视一经发现,应找专科医生就诊,明白治疗的大体方案,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家长切不可忽视,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参考资料· 杨培增,范先群. 眼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